大家有沒有發現,隨著年紀增長,身上的痣好像越來越多?其實這跟「痣後天形成概率」有很大關係。根據皮膚科醫師的說法,我們身上90%的痣都是後天形成的,而且平均每個人身上會有10-40顆痣,這些痣大多在20-30歲之間冒出來,是不是很驚人?
說到痣為什麼會後天形成,主要跟這幾個因素有關:
形成原因 | 影響程度 | 常見部位 |
---|---|---|
紫外線曝曬 | ★★★★★ | 臉部、手臂 |
荷爾蒙變化 | ★★★★ | 胸部、腹部 |
遺傳體質 | ★★★ | 全身各處 |
皮膚摩擦 | ★★ | 腋下、胯部 |
特別要提醒的是,台灣夏天紫外線超強,很多人都不曉得防曬沒做好會讓「痣後天形成概率」大幅提升。醫師說,每曬傷一次,皮膚細胞受損就會增加長新痣的機會。而且現在年輕人愛曬太陽、做美黑,這些行為都會讓皮膚長出更多痣。
另外像懷孕、青春期這些荷爾蒙變動大的時期,也是痣容易冒出來的時候。我有個朋友懷孕時肚皮上突然多了好幾顆痣,產後雖然顏色變淡但還是看得見。皮膚科醫師解釋這是因為荷爾蒙刺激黑色素細胞活性增加導致的,屬於正常的生理現象。
很多人會擔心痣變多是不是身體出問題,其實大部分後天形成的痣都是良性的。不過要特別注意那些長得特別快、形狀不規則、顏色不均勻的痣,這些可能是皮膚癌的警訊。建議每個月可以自己檢查一下身上的痣,看看有沒有突然變大或改變形狀,有疑慮的話最好趕快去找醫師檢查。
後天痣形成原因大解析!原來這些日常習慣會讓你長痣
大家有沒有發現,明明小時候臉上乾乾淨淨的,長大後卻突然冒出好多痣?這就是所謂的後天痣形成原因啦!其實這些痣不是憑空出現的,跟我們的生活習慣、環境都有很大關係。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到底是哪些因素會讓我們後天長出痣。
首先最常見的就是「紫外線刺激」,台灣夏天太陽這麼毒辣,如果沒做好防曬,皮膚受到過多紫外線照射,就會刺激黑色素細胞聚集,形成所謂的「曬斑痣」。特別是常在戶外工作或喜歡曬太陽的人,臉上、手臂這些暴露部位特別容易長出這種褐色小點點。
再來就是「荷爾蒙變化」,這個女生特別有感!像是懷孕、青春期、更年期這些階段,體內荷爾蒙波動大會讓原本的痣變深,甚至長出新的痣。很多媽媽都說生完小孩後突然多了幾顆痣,就是這個原因。
形成原因 | 具體表現 | 好發部位 |
---|---|---|
紫外線刺激 | 曬後出現褐色小點 | 臉部、手臂、肩膀 |
荷爾蒙變化 | 孕期/生理期前後痣變明顯 | 腹部、胸部、臉部 |
皮膚摩擦 | 常摩擦部位出現深色斑點 | 腰部、腋下、大腿內側 |
外傷刺激 | 傷口癒合後色素沉澱 | 任何受傷部位 |
另外「皮膚摩擦」也是關鍵,像有些人內衣肩帶常摩擦的位置、褲頭勒住的地方,久而久之就會出現深色斑點。這種通常會比一般的痣顏色更深,而且摸起來有點粗糙感。還有「外傷刺激」也要注意,如果傷口癒合過程中沒有好好照顧,可能會留下色素沉澱,最後變成一個小小的痣。
最後要提醒的是,雖然大部分後天痣都是良性的,但如果發現痣突然變大、變色、邊緣不規則,或是會癢會痛,一定要趕快去看皮膚科醫生。平常也要記得做好防曬、減少皮膚摩擦,才能避免不必要的痣冒出來喔!
30歲後長痣機率變高?這幾件事你一定要知道
最近是不是發現臉上或身上突然冒出新的痣?很多人都說30歲後長痣機率會明顯增加,這其實跟我們的生活習慣和身體變化有很大關係。隨著年齡增長,皮膚的代謝速度變慢,加上紫外線的長期累積傷害,確實會讓黑色素更容易沉澱形成痣。特別是常在外面跑業務或喜歡戶外活動的人,更容易在30歲後發現身上多了好幾顆痣。
根據皮膚科醫師的臨床觀察,30歲後新長痣的位置也有特定規律。最常見的是在臉部T字部位、手臂和背部,這些都是平常容易忽略防曬的地方。而且女性因為荷爾蒙變化,在懷孕或生理期前後也特別容易突然長出新的痣。
年齡層 | 每年平均新增痣數量 | 好發部位 |
---|---|---|
20-30歲 | 1-2顆 | 臉頰、頸部 |
30-40歲 | 3-5顆 | T字部位、手臂 |
40歲以上 | 2-3顆 | 背部、胸口 |
平常要怎麼預防痣越長越多呢?最重要的就是做好防曬,特別是台灣這種紫外線強的地方,就算陰天也要擦防曬乳。另外也要注意不要過度摩擦皮膚,像有些人習慣用洗臉機大力清潔,反而容易刺激黑色素細胞。如果發現新長的痣形狀不規則、顏色不均勻,或是會癢會痛,建議還是要趕快去看皮膚科醫生檢查比較安心。
說到痣的變化,很多人都會忽略一個重點:壓力其實也會影響長痣的機率。現代人工作壓力大,熬夜加班是常態,這種生活型態會讓體內自由基增加,加速皮膚老化。我有個朋友就是換工作後壓力超大,半年內臉上突然多了好幾顆明顯的痣,後來調整作息後才慢慢改善。所以除了外在保養,維持心情愉快和充足睡眠也很重要。
最近天氣超熱,走在路上都快被曬成人乾了!很多台灣朋友都在問「曬太陽易長痣嗎?」這個問題其實蠻常見的,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紫外線跟痣的關係,順便分享一些實用的小知識。
首先要知道,痣的形成跟黑色素細胞有關,而紫外線確實會刺激黑色素生成。不過不是所有曬太陽的人都會長痣,這跟個人體質、基因都有關係。有些人天生就容易長痣,曬太陽後可能會更明顯;但也有人怎麼曬都沒什麼變化。這邊整理個簡單表格給大家參考:
因素 | 容易長痣 | 不容易長痣 |
---|---|---|
基因 | 家族有痣多的人 | 家族痣少 |
膚質 | 白皙肌膚 | 健康小麥肌 |
防曬 | 很少擦防曬 | 固定補擦 |
曝曬 | 常戶外活動 | 多在室內 |
說到防曬,真的超級重要!台灣夏天紫外線指數動不動就破表,建議出門前30分鐘就要擦防曬乳,而且最好選SPF50+、PA++++的產品。記得每2小時補擦一次,流汗或游泳後更要馬上補。我自己還會隨身帶件薄外套,騎機車的時候套著,既能防曬又能擋風,一舉兩得。
另外要提醒的是,如果發現身上的痣突然變大、變色,或是邊緣不規則、會癢會痛,一定要趕快去看皮膚科醫生。雖然大部分痣都是良性的,但還是要小心黑色素瘤的風險。平常可以每個月自己檢查一次,特別注意那些長在腳底、手掌這些容易摩擦部位的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