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身邊朋友都在問「會變成癌的痣什麼樣」,其實我們身上90%的痣都是良性的,但有些確實可能轉變成黑色素瘤這種惡性皮膚癌。今天就用最生活化的方式,帶大家認識哪些痣要特別注意,下次洗澡時可以順便檢查一下自己身上的記號喔!
首先要注意的是「長得很不安分的痣」,這種痣通常會有一些明顯的特徵。比方說邊緣像被狗啃過一樣不規則、顏色深淺不一像調色盤、直徑超過0.6公分(大概鉛筆橡皮擦大小),或是會癢會痛甚至流血。我阿姨之前就是發現腳底一顆跟隨她30年的痣突然變大還脫皮,檢查才知道是早期皮膚癌,還好發現得早!
這邊幫大家整理幾個關鍵指標,可以用手機拍下來對照:
| 觀察重點 | 良性痣特徵 | 危險痣特徵 |
|---|---|---|
| 形狀 | 圓形或橢圓,邊緣平滑 | 不規則形狀,邊界模糊 |
| 顏色 | 均勻的棕色或黑色 | 深淺不一,可能有紅、白 |
| 大小 | 通常小於6mm | 持續變大超過6mm |
| 變化速度 | 多年維持原狀 | 數週或數月明顯變化 |
特別提醒常曬太陽的朋友要注意,我那個在工地工作的表哥就是因為長期曝曬,脖子後面一顆原本小小的痣突然隆起還變色。醫生說紫外線傷害會讓細胞病變機率增加,所以防曬真的很重要!另外如果家族有人得過皮膚癌,或是你發現身上有痣在短期內快速變化,像是從平面變凸起、顏色加深或出現衛星小痣,這些都是身體在提醒你要趕快掛號了。
現在醫療科技很進步,皮膚科醫師用 dermatoscope(皮膚鏡)檢查只要幾分鐘就能初步判斷。我同事上個月才去做全身痣的檢查,醫師說就像幫皮膚做健康檢查一樣簡單。重點是要養成定期觀察的習慣,尤其是手掌腳底、指甲周圍這些容易忽略的部位,因為摩擦也可能讓痣產生變化喔!

這些痣可能是癌變徵兆!皮膚科醫師教你快速自我檢查
最近天氣超熱,大家穿得少更容易注意到身上的痣。你知道嗎?這些痣可能是癌變徵兆,特別是那種突然變大、變色的更要小心!台灣每年有超過千人確診皮膚癌,其中黑色素瘤最危險,但早期發現治癒率其實很高。今天就來教大家用「ABCDE法則」自我檢查,幫你分辨普通痣和危險痣。
先說說最常見的黑色素瘤特徵,通常會出現在這些地方:腳底、手掌、指甲周圍,或是原本就有的痣突然變化。我鄰居王阿姨就是發現腳底一顆痣邊緣變得不規則,趕快去看醫生才發現是初期病變。記得要定期檢查全身,特別是曬不到太陽的部位反而更要注意!
| 檢查要點 | 正常痣 | 危險痣 |
|---|---|---|
| 對稱性 (Asymmetry) | 圓形或橢圓形對稱 | 形狀不規則、不對稱 |
| 邊緣 (Border) | 邊緣平滑清晰 | 邊緣模糊、鋸齒狀 |
| 顏色 (Color) | 均勻的單一顏色 | 深淺不一、多種顏色 |
| 直徑 (Diameter) | 通常小於6mm | 大於6mm或持續變大 |
| 變化 (Evolution) | 長期穩定不變 | 短期內明顯變化 |
除了表格裡的ABCDE法則,還要特別注意這些狀況:痣會癢、會痛、流血或潰瘍,這些都是警訊!建議每個月洗澡後花5分鐘檢查全身,可以用手機拍照記錄痣的變化。如果發現可疑的痣,千萬不要自己亂摳或亂點,趕快掛皮膚科門診。現在很多醫院都有皮膚鏡檢查,過程快速又不痛,早期發現真的差很多。
夏天紫外線強,防曬一定要做好。我發現很多台灣人會記得擦臉卻忘記脖子、耳朵和手背,這些都是容易長痣又常曝曬的部位。物理防曬比防曬乳更重要,中午盡量別出門,真的要外出就穿薄長袖、戴帽子。記得選UPF50+的防曬衣物,比一般衣服防護效果更好喔!
5種危險痣的特徵你一定要知道!皮膚科醫師教你自我檢查
最近天氣超熱,大家穿得少更容易注意到身上的痣。你知道嗎?有些痣其實暗藏健康危機!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5種危險痣的特徵,這些都是皮膚科醫師特別提醒要注意的。平常洗澡或換衣服時可以多留意,發現不對勁就要趕快掛號檢查,千萬別拖喔!
首先我們來看最常見的判斷標準「ABCDE法則」,這個超實用的口訣連醫學生都在用:
| 特徵 | 正常痣 | 危險痣 |
|---|---|---|
| 對稱性(Asymmetry) | 形狀圓潤對稱 | 左右或上下不對稱 |
| 邊緣(Border) | 邊緣平滑清晰 | 邊緣模糊或不規則 |
| 顏色(Color) | 單一均勻的棕色 | 深淺不一或突然變色 |
| 直徑(Diameter) | 小於6mm(鉛筆橡皮擦大小) | 持續變大超過6mm |
| 演變(Evolution) | 多年無明顯變化 | 短期內出現變化 |
除了表格裡的標準,還有幾個特別危險的狀況要單獨提醒。像是長在腳底、手掌這些容易摩擦部位的痣要特別小心,因為長期刺激可能增加病變風險。另外如果痣突然會癢、痛,甚至流血結痂,這絕對不是好現象!我朋友之前就是發現腳底的痣變大又脫皮,還好及時就醫處理。
現在很多人會用手機拍照紀錄痣的變化,這招真的很聰明!建議每隔2-3個月在同個角度、光線下拍照比對。記得要拍清楚細節,如果發現痣的形狀從圓形變成不規則,或是顏色從咖啡色變成深淺混雜,這些都是警訊喔!

黑色素瘤的早期跡象:這些皮膚變化要特別注意!
黑色素瘤是皮膚癌中最危險的一種,但如果在早期發現,治癒率其實很高。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黑色素瘤的早期跡象,這些都是我們平常要特別留意的皮膚變化。很多台灣人因為工作關係常常曬太陽,或是喜歡戶外活動,更要懂得觀察自己的皮膚狀況。
首先我們可以用「ABCDE法則」來檢查身上的痣或斑點。這個方法很簡單,大家在家就可以自己檢查:
| 字母 | 代表意義 | 異常特徵 |
|---|---|---|
| A | 不對稱 | 痣的兩邊形狀不對稱 |
| B | 邊緣 | 邊緣不規則、模糊或鋸齒狀 |
| C | 顏色 | 顏色不均勻,可能有黑色、棕色、紅色等混雜 |
| D | 直徑 | 直徑大於6毫米(約鉛筆橡皮擦大小) |
| E | 演變 | 痣的大小、形狀或顏色在短期內有明顯變化 |
除了這些特徵外,如果你發現皮膚上有新的斑點或痣,特別是在30歲以後突然出現的,也要提高警覺。有些黑色素瘤會出現在腳底、指甲下或頭皮這些不容易注意到的地方,所以洗澡時可以順便檢查這些部位。另外,如果痣出現發癢、疼痛、流血或結痂不癒合的情況,也建議盡快找皮膚科醫師檢查。
台灣的紫外線指數經常偏高,建議大家出門要做好防曬,戴帽子、穿長袖衣物,或是擦防曬乳。特別是那些從小就有很多痣,或是家人曾經得過皮膚癌的朋友,更要定期檢查皮膚狀況。記得,早期發現黑色素瘤真的非常重要,平常多花幾分鐘觀察自己的皮膚,可能就是救了自己一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