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天形成色素痣的原因解析
大家有沒有發現,隨著年紀增長,身上或臉上的痣好像越來越多了?這些後天形成色素痣的原因其實跟我們的生活習慣和環境有很大關係。今天就來聊聊為什麼會突然冒出這些小黑點,以及哪些因素會讓它們越長越多。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紫外線的影響啦!台灣夏天太陽這麼毒辣,如果沒有做好防曬,皮膚受到過度曝曬就會刺激黑色素細胞增生。特別是經常在戶外工作或喜歡曬太陽的朋友,手臂、臉部這些暴露部位特別容易長出新痣。而且這些因為日曬長出來的痣,通常顏色會比較深、邊緣也比較不規則,要特別注意觀察變化喔!
再來就是荷爾蒙變化的影響,這個很多女生應該都很有感。像是懷孕期間、青春期,或是服用避孕藥的時候,體內荷爾蒙波動大會讓原本的痣變深變大,甚至長出新的痣。我朋友懷孕時臉上就突然多了好幾顆小痣,產後雖然有淡一點但還是看得出來。
另外現代人壓力大、免疫力下降也是原因之一。當身體抵抗力變差的時候,皮膚的黑色素細胞可能會異常活化,這時候就容易在原本沒有痣的地方冒出新的斑點。特別是熬夜加班、作息不正常的時候特別明顯,我自己就有過這樣的經驗。
最後幫大家整理幾個常見的後天色素痣成因,可以看看自己中了幾項:
成因類型 | 具體表現 | 好發部位 |
---|---|---|
紫外線曝曬 | 顏色較深、邊緣不規則 | 臉部、手臂、頸部 |
荷爾蒙變化 | 突然增多或變大 | 臉部、腹部、大腿內側 |
免疫力下降 | 新痣生長速度快 | 軀幹、四肢 |
皮膚摩擦 | 長期受刺激部位 | 腰部、腋下、腳底 |
說到摩擦刺激,這也是很多人忽略的一點。像是有的人因為褲頭太緊,腰部長期摩擦就會長出痣;或是穿不合腳的鞋子,腳底也可能因為壓迫長痣。這些後天因素造成的痣雖然大部分是良性的,但如果發現它們長得特別快、形狀不對稱,或是會痛會癢,還是要趕快去找皮膚科醫生檢查比較安心。
紫外線曝曬是主因!台灣夏日肌膚殺手你防對了嗎?
最近天氣熱到爆炸,走在台北街頭隨便都37度起跳,這種時候紫外線曝曬是主因讓皮膚老化、長斑的元兇啊!很多台灣人都以為擦防曬只是為了不要曬黑,但其實紫外線的傷害遠比你想的還要可怕。UVA會穿透玻璃讓你不知不覺變老,UVB則會讓皮膚紅腫脫皮,更別說長期下來可能引發皮膚病變的風險了。
說到防曬,台灣人最常犯的錯誤就是用量不足。根據皮膚科醫師建議,全臉至少要擠出「50元硬幣大小」的量才夠。而且很多人以為早上擦一次就能撐整天,其實每2-3小時就要補擦,特別是現在戴口罩又流汗,防曬更容易被蹭掉。這邊整理幾個重點時段的紫外線指數給大家參考:
時段 | UV指數範圍 | 防護建議 |
---|---|---|
10:00-14:00 | 8-11 | 避免外出,必擦防曬 |
14:00-16:00 | 6-8 | 陰影處活動,戴帽子 |
16:00後 | 3-5 | 可減少補擦頻率 |
除了擦防曬,物理性防護也很重要。像我自己就會隨身帶一件輕薄的防曬外套,材質要選UPF50+的才有效。最近很多台灣品牌都有出涼感防曬衣,穿起來不會悶熱,騎YouBike或等公車時超級實用。另外墨鏡不是戴心安的,要認明有UV400標示的才能真正擋掉紫外線,不然瞳孔放大反而會吸收更多輻射傷害。
其實室內也要防曬你知道嗎?特別是靠窗的辦公桌或家裡沙發位置,UVA會穿透玻璃讓你慢慢變黑。我朋友就是每天坐在公司落地窗邊,半年後發現左臉明顯比右臉多了好多細紋。現在很多台灣女生會買那種窗貼防曬膜,或者直接選擇含有防曬係數的隔離霜當日常保養,這些都是很聰明的做法。
荷爾蒙變化影響我們生活的那些事
最近天氣忽冷忽熱,你有沒有發現自己特別容易情緒波動?其實這很可能跟荷爾蒙變化影響有關。荷爾蒙就像我們身體裡的隱形指揮官,不只影響情緒,連皮膚狀況、食慾、睡眠品質都跟它息息相關。今天就來聊聊這些看不見卻超重要的小東西,是怎麼在我們體內搞事情的。
先來看幾個常見的荷爾蒙變化症狀,很多女生應該都超有共鳴:
症狀表現 | 可能相關荷爾蒙 | 好發時段 |
---|---|---|
突然爆痘 | 雄性激素 | 生理期前 |
莫名想吃甜食 | 血清素、胰島素 | 下午茶時間 |
半夜醒來睡不著 | 褪黑激素、皮質醇 | 凌晨3-4點 |
情緒低落想哭 | 雌激素、孕激素 | 經期前1週 |
說到荷爾蒙失調,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都是女生經期問題,但其實男生也會遇到喔!像是壓力大時皮質醇升高,就會讓人變得易怒、注意力不集中。我朋友阿明就是這樣,工作旺季時整個人像炸藥庫,一點小事就爆炸,後來才發現是荷爾蒙在作怪。
現代人生活壓力大,荷爾蒙失調幾乎成了文明病。熬夜追劇、三餐不定時、過度節食這些我們以為沒什麼的小習慣,都在默默打亂荷爾蒙節奏。特別是現在夏天,很多人為了減肥不吃澱粉,結果反而讓瘦素和飢餓素失衡,越減越肥。我自己就有慘痛經驗,那段時間不只體重沒降,還整天頭昏腦脹,工作效率超差。
荷爾蒙變化最麻煩的就是它會互相影響,像骨牌效應一樣。比如說甲狀腺功能低下會連帶影響雌激素分泌,然後又干擾到褪黑激素…簡直沒完沒了。診所的陳醫師跟我說,他最近遇到好多患者都是這樣,一開始只是小問題,拖久了就變成全身都不對勁。
皮膚老化造成皺紋鬆弛?這些日常習慣可能是元兇!
皮膚老化造成的困擾真的讓人很煩惱,明明才30幾歲卻被說像40歲,這種感覺超差的啦!其實除了年齡增長這個不可抗力因素外,我們每天的生活習慣才是加速老化的隱形殺手。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幾個最容易忽略的壞習慣,這些小細節可能正在偷偷傷害你的肌膚喔!
加速皮膚老化的日常行為
不良習慣 | 對皮膚的影響 | 改善建議 |
---|---|---|
熬夜追劇 | 影響膠原蛋白生成,導致暗沉 | 盡量在12點前入睡 |
不擦防曬 | 紫外線直接傷害真皮層 | 陰天也要擦SPF30+ |
愛喝手搖飲 | 糖化作用讓肌膚失去彈性 | 改喝無糖茶或水 |
側睡壓臉 | 長期擠壓產生睡眠紋 | 嘗試仰睡或換絲質枕套 |
過度去角質 | 破壞皮膚屏障功能 | 一週1-2次就夠了 |
你知道嗎?台北的紫外線指數經常破表,但很多人以為只有夏天才需要防曬。其實就算在辦公室,窗邊的UVA還是會穿透玻璃,讓皮膚老化速度加快。我朋友就是這樣,明明很少出門,臉上的曬斑卻越來越多,後來才發現是上班座位靠窗又沒擦防曬的關係。
另外現代人壓力大,常常靠吃甜食紓壓,但糖分會跟皮膚中的膠原蛋白結合,產生所謂的「糖化作用」。這個過程會讓肌膚變得蠟黃、失去彈性,看起來就特別顯老。建議可以改吃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既能滿足想吃甜的慾望,又能幫助抗氧化,一舉兩得!